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清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史馆璁因作正孔子庙祀典或问奏之帝以为议论详
正并令礼部集议于是 御史黎贯
等言圣祖初正祀典
天下岳渎诸神皆去其号惟先师孔子如故良有深意
陛下疑孔子之祀上拟祀天之礼夫子之不可及 (第 39a 页)
指为殷礼也殷家/六卿太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是也但周立六卿)
(象天地四时而殷六卿所法则有异以大宰为 一卿
以/象天时司徒以下五卿法于地事故郑志崇精问焦氏)
(云郑云三王同六卿殷应六卿此云五官何也焦氏答/曰殷 …… (第 30a 页)
(大也天子之五官者向立六官以法天之六气此又置/五官以象地之五行也天官尊阳故 一卿
以摄众地官)
(卑阴故五卿俱陈也天子之六府者殷六卿外复别立/此六官也府者藏物之处既法天地立官天地应生 …… (第 30b 页)
 文虽有异非牴牾也后人拘牵参合纷纷失之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
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
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 (第 40b 页)
二十七人(注命于天子者天子选用之如今诏书除吏/是矣小国亦三卿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
(其君此文似误脱耳或者欲见畿内之国二卿与数疏/此一节论夏家天子命诸侯之国卿大夫及 …… (第 41a 页)
五则知馀亦不异也且冢宰云/施典于邦国设其参传其伍郑云参谓卿三人伍谓大)
(夫五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者次国者夏则伯殷则侯也周) …… (第 41b 页)
(则侯伯也而卿大夫士之命及人之数与大国同但 一/卿
其君自命为异也下文备也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者小国者殷谓伯夏周同/子男也案郑 (第 42a 页)
注言小国亦三卿差次而言应 一卿
命于)
(天子二卿命于其君此惟言二卿则似误也郑何以得/知应三卿案前云小国又有上中下三卿位当大国之) …… (第 42a 页)
故知有三卿也案/周礼三命受位郑云谓此列国之卿始有列位于王则)
(子男之卿再命不应得一卿命于王而郑今云 一卿
命/于王者谓子男之卿亦得王命而彼注三命下云列国)
(卿三命者此自据侯伯为言以会彼三命受会者耳郑/又为 (第 42a 页)
一说畿内之国惟置二卿并是其君自命之今记)
(者或欲因此又以见畿内之法故舍/去子男 一卿
命于王者而不言也)
 陈氏祥道曰周官子男之卿再命国语曰诸侯有卿 …… (第 42a 页)
命于其君者/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则其禄各食二百八十八人若)
(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禄各食二百一十六人而 一/卿
命于其君为贱则禄不可等命天子者故视小国卿) …… (第 45b 页)
(小国卿食一百四十四人也其若子男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则禄犹如此其命天子卿无以异也其)
(国小故不复差降也或云视大夫也其天子/之士卿 (第 46a 页)
(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元谓王制曰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
(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疏案)
(大行人云大国之 …… (第 70b 页)
(也次国三卿上卿天子二命已君不加中卿天子一命/巳君加一命下卿天子不命已君亦加二命为再命故)
(云 一卿
命于其君是次国之卿皆再命也若周礼次国/卿并三命亦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义与大国同)
(也小国二卿皆命 (第 71b 页)
于其君案彼郑注云此文似误脱云/脱者类上文大国次国则此小国亦当有三卿宜云小)
(国三卿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则是脱亦三卿 (第 71b 页)
一卿
命于天子九字矣云误者次国云二卿命于天子)
(不言皆此小国云二卿皆命于其君而言皆是误故云/误也若依此三 (第 71b 页)
卿解之则三卿之内 一卿
命于天子为)
(一命二卿命于其君亦各一命亦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义与上同也若周礼小国三卿皆再命亦 (第 71b 页)
一卿)

(
命于天子一命已君加一命为再命二卿命于其君不/得天子命并已君再命矣又周法次国五大夫亦与大)
(国五大夫 (第 71b 页)
 (卿以下德任者/使兼官焉是也)

 华氏泉曰六军之将皆命卿必有 一卿
为之主此必
 是司马其馀五卿盖择于司寇司空及六乡之乡大
 夫为之若太宰司徒宗伯之尊不当使之受节制于 (第 50a 页)
 人之下又有三妇九妻也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
典司六典(大音/泰)
 正义郑氏康成曰典法也 陈氏浩曰以其所掌重
 于他职故曰先 孔氏颖达曰大宰 一卿
以象天时
 大宰既尊故先列之大宰既法于天故同受大名云
 六大也上典是守典之典下典是典法之典 叶氏 (第 3b 页)
 大夫士以下能一一覈之乎而必求其为夏为殷弥
 凿矣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
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
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 (第 10b 页)
二十七人
 正义郑氏康成曰命于天子者天子𨕖用之如今诏
 书除吏是矣小国亦三卿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
 其君此文似误脱耳或者欲见畿内之国二卿与
 孔氏颖达曰此论天子命诸侯之国卿大夫及士 …… (第 11a 页)
 伍陈其殷施则于都鄙立其两参即三卿也伍大夫
 也殷上士也两贰卿也司马职曰凡制军大国三军
 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皆命卿为之则知虽畿外之小
 国犹 一卿
命于天子也二卿皆命于其君者畿内之
 国也畿外举大国次国以见小国畿内举公卿以见
 大夫 彭氏汝砺曰小国 (第 12a 页)
 地甚少必贬削其地乃归閒田故閒田少也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
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

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
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
人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食音/嗣)
 正义孔氏颖达曰此以下论士大夫及诸侯等食禄
 之数次国二卿命于天子禄各食二百一十六人而
  一卿
命于其君为贱则禄不可等命天子者故视小
 国卿若子男二卿命于其君其国小不复差降也其
 天子之士卿大夫无 (第 49a 页)
  (所主者言之/五年公羊传) (隐/) 古者天子三公每一公三卿佐

  之每 一卿
三大夫佐之每一大夫三士佐之故天
  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所与为天
  下者若此而已(自三公 (第 11a 页)
 补
大宰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
陈其殷置其辅(乃者更申敕之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所谓八命作牧者监谓)
(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书曰王启监厥乱为民参谓卿/三人伍谓大夫五人郑司农云殷治律辅为民之平也)
(玄谓殷众也谓众士也王制诸侯上士二十七人其中/士下士各居其上之三分辅府史庶人在官者 天官)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
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
士二十七人(命于天子者天子选用之如今 (第 1b 页)
诏书除吏/是矣小国亦三卿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
(于其君此文似误脱耳或者欲/见畿内之国二卿与 王制)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
国之中中 (第 1b 页)
 介与众宾辅宾行礼待后年还以贡之耳案射义云

 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注引旧说大国三人
 次国二人小国一人大国三卿次国二卿小国 一卿
 
所贡之士与乡同则乡送一人至君所其国有遂数
 亦同其乡并有公邑采地皆有贤能贡之而贡士与
 乡数同不言遂 (第 6a 页)
  也详略虽殊曷尝见其龃龉而不合哉诸侯之国
  无论大小皆有三卿五大夫惟畿内之国二卿(王/制)
  (云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注云小国亦三卿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此文似脱误耳或者欲) (第 55a 页)
 辨尊卑也孤尊而后言之者有无不常定也小卿命
 于其君者案王制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
 卿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小国亦三卿 (第 29b 页)
一卿
 
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世佐案王制本云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此从郑注)
 (补/正)若言小卿据次国已下有 (第 29b 页)
 

 
 
 
 
 
  (刘氏敞曰公羊以为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案经/现书大夫则非无大夫明矣且君娶 一卿
而一国)
  (之内何得悉无大夫哉诡僻不经乃至于此榖梁/曰以其在祖之位尊之春秋非孔氏家牒何得擅)
  (第 85b 页)
 (氏克宽曰悼公之四伐郑于戏则楚子伐郑戍虎牢/则公子贞救郑亳北则楚郑伐宋或伐或救或挟郑)
 (以与晋争独至于萧鱼仅能止郑之 一卿
而不能出/师盖势穷力屈知不可敌而不敢抗也 季氏本曰) …… (第 21a 页)
 附录左传(郑良霄大宰石㚟犹在楚石㚟言于子囊/曰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
 (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今楚实不竞行人何罪止郑 一卿
以除其偪使睦而疾楚以固于晋焉用之使归)
 (而废其使怨其君以疾其大夫而/相牵引也不犹愈乎楚人归之) (第 28a 页)
 (秋彰往察来而慎于几微故因事以宣其指原指以/见其变子恶之卒阳虎之盗皆篡君亡国之祸也苟)
 (甚之必录之录之故必自其祸之所起矣故高氏闶/曰 一卿
将命可兼他事岂可每事 (第 36b 页)
一卿
乎 累数之)
 (见二卿为阳虎所制也呜呼天子微诸侯僣诸侯微/大夫陵大夫微陪臣胁理势然尔 李氏廉曰 (第 36b 页)
 集说(刘氏绚曰三家不能制至屡围而不克帅师而/后堕成彊而不服公围而不克有天下而不谨)
 (于礼末流之患可胜言哉故王氏葆曰堕郈以 一卿/
堕费以二卿者费彊于郈 也 高氏闶曰堕邑而)
 (至于帅师是邑之力足以抗也除朱子曰堕邑之事/孔子因 (第 29a 页)
 (榖梁/传)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之位尊之也

  义系于杀则止书其官不纪名氏公羊氏以为内
  娶非也君娶 一卿
之女何得一国之内悉无大夫
  且既称大夫则非无大夫明甚榖梁氏又以为讳
  祖之名然春秋国史礼无私讳其 (第 11b 页)
    集传吴氏曰此书戒成王以任用贤才之道而其
    旨意则又上戒成王专择百官有司之长如所谓
    常伯常任准人等云者盖古者外之诸侯 一卿

    命于君内之卿大夫则亦自择其属如周公以蔡
    仲为卿士伯囧谨简乃僚之类其长既贤则其所 (第 1a 页)
 是晋复会诸侯以谋之傅曰会于向为吴谋楚故也

 叔老叔孙齐子即叔肸孙也(以叔/为族)是时亦为卿礼聘
 使盟会皆 一卿
一大夫卿为正大夫为介今鲁特遣
 二卿以尊晋极为无礼而春秋书法则惟本国征伐
 详内略外备书正介两人而聘 …… (第 2a 页)
 两卿故晋亦敬鲁两卿而书两卿于告文夫子之加

  一卿
者从告文耳则不然列国诸卿皆在会岂有告
 文去其名而但书两卿以告者况崔杼华阅公孙括
 皆名卿也告文敬鲁 (第 3a 页)
 也九命上公得置孤卿一人春秋传列国之卿当小
 国之君固周制也王制曰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
 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
  一卿
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
 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疏孤执皮帛者既聘飨更 …… (第 14b 页)
  在周则己君加二命为三命也次国三卿上卿天
  子二命中卿天子一命己君一命下卿天子不命
  己君二命故云 一卿
命于其君周则次国卿并三
  命与大国同云小国二卿者文误实亦三卿 (第 15a 页)
一卿
  
受天子一命二卿受己君一命周 (第 15a 页)
一卿
受天子
  一命己君一命其二卿并受己君二命下大夫五 (第 15a 页)